“中国企业要努力适应世界”访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友华
“中国企业要努力适应世界”访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友华
“中国企业要努力适应世界”访惠而浦(11.650, 0.06, 0.52%)(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友华
孙聪颖
两年后,家电外资第一股惠而浦(600983.SH)再次汇报整合成果。白电行业大势不振,惠而浦未能独善其身,2016上半年公司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
2014年惠而浦代替合肥市国资委,晋升为合肥三洋第一大股东,并在A股挂牌上市,成为首家登陆主板的外资家电企业。引入外资控股,改变所有制形式,合肥三洋的变身,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两年来,新惠而浦投石探路,备受关注。
2014年11月,合肥三洋进行股东投票,公司名称变更为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惠而浦。备受关注的全球家电制造企业惠而浦并购中国家电领军企业合肥三洋一事,取得突破性进展。
惠而浦收购合肥三洋是以协议收购方式实现的,前者受让日本三洋所持有的合肥三洋157,245,200股股票,还认购合肥三洋向其非公开发行的233,639,000股股票。之后惠而浦持有合肥三洋51%的股权,成为实际控股股东。
原第一大股东、合肥三洋实际控制人合肥市国资委成为第二股东,并出让了合肥三洋的控股权。彼时合肥三洋由一家国有企业,成为一家外资控股企业。
当时外界将其解读为混改新模式。在此次股权结构变化后,外资除了参股之外,还可以控股。此外,随着外资控股,家电企业国际化可以提速。
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友华。
《中国经营报》:上市公司业绩为王,惠而浦公司核心财务指标滑坡干扰了外界对其未来发展预期的研判,引入外资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也受到牵连。如何回应这种说法?
金友华:惠而浦2016年上半年度实现销售收入26.63亿元,同比下滑4.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20%。
业绩下滑与行业增速放缓有直接关系,今年上半年,白电企业报忧不报喜。惠而浦的整合仍在进行当中,管理体系和产品研发能力建设均向国际企业过渡的过程中,影响了效率,不过还是外资中增速最快的。最迟2016年年底,惠而浦将完成对中国所有业务的整合。在此过程中,需要有“中国特色”团队的支持。
《中国经营报》:离惠而浦收购合肥三洋两年的时间,新公司的整合正在进行中,文化和管理模式会遭遇碰撞,在此过程中,最突出的心得是什么?
金友华:磨合的过程漫长而艰难。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先进性毋庸置疑。和国际相比,中国企业在管理上也有一些经验和一些方法,但并不系统,而真正的管理是一门科学。中国企业和国际企业的差距,对于着眼于国际化的企业而言,是中国模式适应世界,还是世界模式适应中国,这是目前整合行业的焦点问题。国际品牌不如中国本土品牌接地气,中国品牌进入国际市场也面临着诸多瓶颈。虽然中国市场本身就很大,但企业要做强,还是要放眼全球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家电企业依然需要适应世界。
《中国经营报》:有无具体的管理案例,体现国际企业的管理经验?
金友华:比如说在精益化制造和工业4.0工厂建设方面,惠而浦最近正在建一个工业4.0的全新工厂。在建设过程中,美国人会花很多精力,从大数据中选择工具和模板设计这个工厂。到2019、2020年整个固定生产费用能下降50%。
惠而浦美国总部开发一款新产品,从市场调研到工业设计,再到实施生产阶段都有标准化的流程。现在遇到的具体的磨合问题是,标准流程的时间太长,而中国的市场变化又特别快,存在时效性问题。
《中国经营报》:近年来,智能家居产品成为白电企业的新盈利点,也有不少企业将智能家居视为白电也寒冬中的救命稻草,你如何看待此行业的发展?
金友华:对于智能化,现在炒作太多。真正的智能家电研发首先要充分思考和调研,了解消费者到底需要。要让消费者用起来更简单,而不是变得更复杂。不是说在家电上装个wifi就是智能了。真正给消费者带来使用价值,这才是本质问题。”